2018年5月9日 星期三

眾神聚居之所特奧蒂華康

   特奧蒂華康,印第安語的含義是「眾神聚居之所」。
它是古代墨西哥人的宗教和經濟中心。從古城遺址的規模可以判斷,全盛期的城區面積21平方公里,人口將近20萬,相當於同時期的羅馬城,為古代世界最大城市之一。
出土遺物證明,特奧蒂華康始建於公元前20多年。
全城以兩條垂直相交的大道為基線,向四方延伸。南北向的中軸幹線叫「黃泉大道」或「死亡大街」,長1.6公里以上,有幾段路面寬達42.3米,全城主要建築物分列兩旁。
「黃泉大道」是由1325年南遷的阿茲特克人取的。
當年他們進軍到這裡時,見城市破敗,沒有一座完整的房屋,大道兩旁卻有連綿不絕的稜錐形高台,誤認為是墳墓,故取此名。
城內有華麗的宮殿、神廟。平民的住宅非常龐大,每座房屋有一個內院,環著內院排列著50~60個房間。
可惜這些建築現在都已蕩然無存。

  出土文物中,彩繪陶器和石雕像最多。

一尊水神雕像以幾塊巨石精心拼接而成,水神頭戴冠冕,兩耳佩垂飾物,臉部表情嚴肅,雙眼深邃有神,衣袍上的幾何圖案和裝飾線條相當嚴整。
在沒有鐵器的年代,印地安人就已能將粗石雕琢得如此明快、洗練、準確。
至於三足鼎式陶罐,釉面的光潔,花紋的精緻,造型的巧妙,完全可以列入古代藝術名作之林。
黃泉大道北端東面,屹立著修復了的太陽金字塔。四方體,分五層,逐層斜縮,總高64.5米。
底邊220米和230米,佔地50600平方米。塔身鋪鑲著打磨平滑的素色、彩色或有雕刻圖案的火山岩石板。
台階陡峭,攀登頗為不易。
塔頂平台上本來應當有座太陽神廟,據說當年太陽神像面向東方,胸披金銀飾片,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。越過太陽塔前面的大廣場,便可見到規模較小的月亮金字塔。
這是祭祀月亮神的地方。
廣場可容數萬人,可見當年祭祀規模之大。現存第三座大建築在黃泉大道南端,那裡有凹入式廣場,三面環以平台式神廟多座,猶似城堡。
最大的一座是六層金字塔,每層裝飾著帶羽毛項圈的蛇頭和玉米軸組成的浮雕像,前者代表蛇神,後者代表雨神。
蛇神是托爾特克人崇拜的圖騰。據推測,太陽塔的建造年代是在公元7世紀,建築週期至少50年。
蛇神廟是稍後時間建的。在拉丁美洲的北部,從墨西哥到尼加拉瓜,到處有金字塔。
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15世紀,居住此地的各個時代的印第安民族,相繼興建了10萬多座大小金字塔。
埃及金字塔雖然出名,但數量和規模難與拉美金字塔相比。它們的區別,前者是帝王的陵墓,後者是供奉和祭祀諸神的祭壇。
可惜的是,拉美金字塔連同它們所在的城市都已淹沒了,成了當今世界千古之謎。
公元8世紀,特奧蒂華康消失了,可能是天災、饑饉、瘟疫所致,或者是北方部落的入侵。
也有人認為是一個新的貴族階級興起,與祭司(部落首領)抗衡,摧毀了最高神權統治,導致派系紛起,干戈不已,最終城毀人亡,同歸於盡。近年對中美洲古文明的研究有了新的發現。
特奧蒂華康等古城的毀滅,同祭壇殺人大多有關係。
當年奴隸主的殘暴統治令人齒寒,廣大奴隸除了為建造金字塔無償勞役外,還要忍受在金字塔頂用活人祭天的可怕犧牲。
為了祈求風調雨順,奴隸主要用活人的心臟獻給太陽神、雨神;犧牲得越多,神「施恩」越大。
金字塔那陡窄的階梯,據說是為了祭天後便於屍體從塔頂滾下來。
祭天時,先在塔頂的神廟旁,由四名祭司將人摔昏,然後用刀開膛,取出跳動的心臟供於祭台。
若逢金字塔落成大典,殺害成千上萬人活祭並不稀罕。
那麼多的金字塔,那麼頻繁的祭事,再大的民族也會趨於衰亡。
如此繁華的特奧蒂華康,為何消失於熱帶叢林之中。
由於沒有文字記載,哪一位考古學家也不能作出準確的回答。
 

Author 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